這年(2018)夏末,我前往台東延平打工換宿,一個我從來沒聽過的鄉鎮。遙遠的布農部落,是一個讓人懷念的社會,看著手上的彩繪逐漸消逝,該動動筆紀錄最後的感受,我想我總有一天會再次造訪部落的。 除了休假、偶爾殺殺鳳梨之外,我都在房務部工作。 ▲與工作夥伴 - 房務部的阿姨跟弟弟合影。 工作時,時常聽著這群房務阿姨用著有口音的中文,彼此寒暄,討論著洗衣粉的品牌,決定著該去誰家烤肉,布農的村子是個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密的溫暖社會。 ▲離布農最近的鹿野車站,但依舊需要數十分鐘的車程。 不怎麼戴安全帽,被國中生用摩托車載來載去,不關車門往返著園區的各個角落,幾乎就是我在房務部的日常,每天拆床鋪床妥善整理房間一番,每天重複著一模一樣的事。 ▲志工房間,所有志工都住在D區小木屋,雖然簡樸,但十分愜意,E區則因為鄰近河堤面臨拆除命運。 工作份量與遊客數緊緊相關,有時甚至到了下午所有的備房就完成了,即便勞累,不管是大餐廳的桌菜,還是小餐廳的火鍋,或是在牧師家吃合菜,布農農場製作的食物總是讓我飽餐一頓。 ▲在牧師家享用豐盛的原住民晚餐。 ▲飯後也又布朗尼配上香草冰淇淋作為甜點。 ▲也有馬鈴薯燉肉。 ▲最後一天晚上,作為歡送志工的烤肉。 在這裡,似乎也養成十點就睏,七點一到就能自動醒來,連鬧鐘也不需要的健康作息,晚上有充足的時間到部落外閒晃,雖然是滿山遍野的農地,但連路燈都相當少的產業道路,仰望夜空總能見到滿天的星星。 ▲在布農咖啡屋外頭仰望星空(手晃到了QQ ▲布農咖啡屋內部實景,為了迎合休閒農場標準,正在進行改裝。 ▲與其他志工在夜空下欣賞滿天星星,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光害,看這雜訊爆表的程度就能知道多黑。 不管是睡前,還是出門,似乎也沒有鎖上門窗的必要,良好的治安環境,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讓這些顯得有些多餘。 這兩週也很開心能認識其他來自各地的志工朋友,雖然我話很少,大部分時間都不好相處,但我依舊很享受與這些新朋友相處的日子,第一天的桌菜就少了公筷母匙,靠著一些小遊戲讓感情迅速升溫,很謝謝這兩週有他們的陪伴。 ▲休假日,一同前往小野柳放鬆。 總是作為一個旁觀者,不太具有存在感的我,在這裡似乎依舊如此。看著志工們的歡笑、爭吵,有時總會想下點註解,意外的獲得「語出驚人」的評價。 下班後到咖啡屋來一杯熱奶茶/冰紅茶,經常得到「我們...